Vanguard 的比特幣悖論:被動投資如何導致意外的加密貨幣敞口

Vanguard 透過 Strategy Inc. 間接接觸比特幣

Vanguard 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資產超過 10 兆美元,卻陷入了一個矛盾的局面。儘管其公開批評加密貨幣,Vanguard 已成為 Strategy Inc. 的最大機構股東,而該公司已轉型為比特幣持有載體。這種間接接觸比特幣的情況突顯了被動指數基金投資的複雜性和意外後果。

Strategy Inc. 的比特幣持有公司轉型

在 Michael Saylor 的領導下,Strategy Inc. 經歷了戲劇性的轉型。該公司原本是一家商業智能軟體公司,但自 2020 年以來,已轉型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實體之一。該公司已累積超過 600,000 BTC,價值約 700 億美元。這一策略性轉變使 Strategy Inc. 成為比特幣敞口的代理,特別是對那些可能不願直接投資加密貨幣的機構投資者。

Vanguard 作為被動投資者的角色

Vanguard 對比特幣的敞口並非源於刻意的投資決策,而是其被動指數基金策略的副產品。這些基金,例如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和 Growth ETF,旨在追蹤像 Nasdaq 100 這樣的市場指數。由於 Strategy Inc. 被納入這些指數,Vanguard 必須持有其股票。目前,Vanguard 擁有超過 2,000 萬股 Strategy Inc. 的股票,約占該公司 A 類普通股的 8%,價值約 92.6 億美元。

矛盾:Vanguard 的反加密立場

儘管間接接觸比特幣,Vanguard 一直對加密貨幣持批評態度。該資產管理公司曾形容比特幣是投機性資產,缺乏內在價值,不適合長期投資組合。這種對加密貨幣的哲學性反對與其在 Strategy Inc. 的重大持股形成了鮮明的矛盾,而該公司與比特幣密切相關。

指數驅動投資的諷刺

這種情況突顯了被動投資世界中的更廣泛諷刺。通過嚴格遵守基於指數的策略,Vanguard 不知不覺地接觸到了一個其公開批評的資產類別。分析師將此形容為一種“機構性失智”,即組織的意識形態立場與其投資策略的實際結果相衝突。這一悖論突顯了被動投資的局限性,基金經理對其投資組合中包含的特定資產幾乎沒有控制權。

Strategy Inc. 股票表現的影響

Strategy Inc. 的股票在過去兩年中飆升了超過 850%,主要受其比特幣持有量的推動。這一驚人的增長顯著提升了 Vanguard 在該公司的投資價值。儘管這對 Vanguard 的被動基金來說是財務上的利好,但也加深了其公開反加密立場與間接比特幣敞口之間的哲學性緊張。

對金融業的更廣泛影響

Vanguard 與 Strategy Inc. 的動態是更大趨勢的縮影:加密貨幣正逐漸融入傳統金融系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比特幣嵌入其商業模式,對指數驅動投資者來說,加密貨幣敞口變得越來越不可避免。這一趨勢可能帶來深遠影響,包括在其他機構投資者眼中使比特幣合法化,以及推動金融產品的創新。

Vanguard 拒絕提供直接加密產品

儘管間接接觸比特幣,Vanguard 堅決拒絕提供直接加密投資產品,例如比特幣 ETF。這與一些競爭對手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已接受加密貨幣相關產品。Vanguard 的不情願反映了其對加密貨幣的謹慎態度,即使市場對此類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

結論:現代投資的悖論

Vanguard 通過 Strategy Inc. 間接接觸比特幣的情況,成為現代投資複雜性的引人注目的案例研究。它突顯了被動指數基金策略的意外後果,以及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系統日益糾纏的趨勢。隨著金融業的持續演變,意識形態立場與實際投資結果之間的界線可能進一步模糊,迫使像 Vanguard 這樣的機構在日益複雜的環境中尋求平衡。

免責聲明
本文章可能包含不適用於您所在地區的產品相關內容。本文僅致力於提供一般性信息,不對其中的任何事實錯誤或遺漏負責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OKX 的觀點。 本文無意提供以下任何建議,包括但不限於:(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字資產的要約或招攬;或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持有的數字資產 (包括穩定幣) 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甚至變得毫無價值。您應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具體情況的問題,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本文中出現的信息 (包括市場數據和統計信息,如果有) 僅供一般參考之用。儘管我們在準備這些數據和圖表時已採取了所有合理的謹慎措施,但對於此處表達的任何事實錯誤或遺漏,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 2025 OKX。本文可以全文複製或分發,也可以使用本文 100 字或更少的摘錄,前提是此類使用是非商業性的。整篇文章的任何複製或分發亦必須突出說明:“本文版權所有 © 2025 OKX,經許可使用。”允許的摘錄必須引用文章名稱並包含出處,例如“文章名稱,[作者姓名 (如適用)],© 2025 OKX”。部分內容可能由人工智能(AI)工具生成或輔助生成。不允許對本文進行衍生作品或其他用途。

相關推薦

查看更多
06072f7f-ff95-4af0-949b-e4685d8c3e26 141526782.jpeg
山寨幣
趨勢代幣

比特幣ATM詐騙激增:弱勢族群如何成為目標,當局採取哪些措施應對

比特幣ATM詐騙的崛起 比特幣ATM曾被視為推動加密貨幣普及的便利工具,但如今卻越來越多地被詐騙者利用。這些機器允許用戶將現金轉換為加密貨幣,卻成為詐騙者針對弱勢族群(特別是年長者)的工具。僅在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間,澳洲因比特幣ATM詐騙造成的損失就超過310萬澳元(約200萬美元),問題已達到令人擔憂的程度。本文將探討比特幣ATM詐騙的運作方式、其影響以及為打擊這些詐騙所採取的措施
2025年8月5日
06072f7f-ff95-4af0-949b-e4685d8c3e26 141526782.jpeg
山寨幣
趨勢代幣

大規模清算震撼加密市場:交易員在比特幣和以太坊飆升中損失1567萬美元

高槓桿交易的風險與後果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高槓桿交易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為交易員提供了獲得巨大收益的可能性,但也使他們面臨重大風險。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名為 Qwatio 的交易員,由於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高槓桿空頭倉位的多次清算,遭受了總計1567萬美元的災難性損失。這一事件突顯了高槓桿交易的危險性,尤其是在市場波動期間。 Qwatio 投入了價值2億美元的50倍槓桿空頭倉位,押注價格
2025年8月5日
06072f7f-ff95-4af0-949b-e4685d8c3e26 141526782.jpeg
山寨幣
趨勢代幣

比特幣持有量:上市公司在監管變化和策略野心中超越ETF

引言:比特幣持有量的競爭日益激烈 比特幣已成為機構投資策略的核心,上市公司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爭奪主導地位。近期趨勢顯示出顯著的變化:上市公司已連續三個季度在比特幣購買量上超越ETFs。這一動態反映了企業策略的演變,旨在提升股東價值,即使ETFs仍然擁有比特幣持有量的更大份額。監管政策、企業野心和市場挑戰之間的相互作用,繼續塑造著這一競爭格局。 比特幣持有量:ETFs vs
2025年8月5日